2021年1月8日,生猪期货在大商所正式挂牌上市,不仅将是我国首个以活体为交易标的的期货品种,也将与已有的鸡蛋、饲料原料(玉米、豆粕)等一起,共同构建完善的畜牧业期货品种。
据日前大商所公布的生猪期货合约及相关规则,生猪期货首批上市交易合约为LH2109、LH2111、LH2201三个合约,但挂牌基准价格还尚未发布。
1
生猪期货
我国是全球第一大生猪生产国与消费国,生猪出栏量及猪肉消费量占全球的比重均在50%以上,但“价高伤民,价贱伤农”的猪价波动猪周期怪圈,使得生猪育种、育肥、屠宰、销售整个产业链条都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生产经营难以稳定,不利于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但是生猪产业又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一个核心产业链,如何有效管理价格风险,平抑猪周期一直生猪养殖行业的一个难题。
2
上市后对生猪产业的影响
推出生猪期货是我国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生猪期货功能的充分发挥,对于完善生猪价格形成机制、提升市场主体风险管理能力和助力生猪产业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生猪期货上市后,不仅可以成为头部养猪企业的套期保值工具,还能为养殖企业提供了远期生猪现货的参考价,养殖企业可有预见性地调控未来出栏量,降低了企业的经营风险。生猪养殖企业也可以通过期货的交割卖出功能,提前锁定生猪销售,保障养殖利润。
生猪期货的上市,补齐了生猪产业链最后一块短板,不仅可以稳定生猪产业长远发展,也是我国期货市场一个里程碑的进步。当前我国的四大期货市场的期货商品主要是以具有一定规格、标准、易存储、易移动、非活体的商品为主,而生猪期货的推出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我国期货市场向多元化、多品类、多规格发展。随着生猪期货稳步推进,未来我国活牛期货、冻肉期货和其他牲畜类期货或将出现。
农信互联首席分析师夏晨丰接受采访时表示,生猪期货上市,短时间对“猪周期”影响有限。随着产业参与度的提升,生猪期货的价格发现和套期保值作用,将会有利于生猪产业生产稳定性,提升抗风险能力,推动规模化提升及产业的集中。
“如果参考美国产业发展,美国生猪期货推出后,出现明显的‘猪周期’拉长等现象。”
3
谁适合去做期货交易?
夏晨丰认为,按照目前生猪期货合约的设计,一手16吨,价值较大,投资门槛高,不便于风险承受能力较弱的个人投资者参与,有利于资金实力更强的机构投资者或者产业投资者参与。目前产业中头部企业例如牧原、温氏、正邦等均已组建团队筹备生猪期货相关工作。
企业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参与生猪期货,上下游企业可以综合利用玉米、豆粕期货和期权以及生猪期货进行产业链套保;生猪生产者可以直接在生猪期货盘面进行套期保值;保险公司通过“保险+期货”的方式开展生猪保险业务;对于有现货需求的企业也可以在生猪期货中直接参与交割。
4
生猪企业应该怎么做?
随着生猪期货市场的完善,也将会适度放开生猪期货交易,让更多的企业参与。而作为前期参与生猪期货的大型企业,应抓住此次机遇结合当前生猪市场行情和生猪期货制度,以此占据生猪期货市场份额,并在运作、交易中参与制定、完善、优化生猪期货市场标准,因此企业应尽快完成数字化升级以建设符合“生猪期货”的操作标准。
首先,养猪企业应尽快接入SaaS系统,完成企业产、供、销数据的线上化。通过SaaS系统与“大连期货交易行的数据平台”或“大连期货交易行”制定的第三方平台对接,实施传输、共享交割生猪的体征状况、饲喂方式、疫病防控等视频、图片、文字数据信息,以实现过程管理展示。
其次,养猪企业应接入AIOT技术,借助物联网技术对生产、存储、物流、装运等各环节硬件设备改造,完成软硬件的数据信息无缝链接,一方面保证交割环节的数据自主性、客观性、真实性,维护企业自身利益;另一方面交割推荐人可直接获取记录视频、影像等信息,缩短交割时间,降低折损率。
最后,全产业链数据化,交割反馈机制涉及多个企业、组织、机构,为保证生猪期货的高效进行,需对整个养猪产业链进行数据联通,以保证生猪期货登记、交易、清算、交收、存管等各环节的在线进行,缩短交割时间,降低企业风险。
(文章来源:农信互联)
[农博网声明]:农博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